打造“互联网+发动机研发与制造”新模式

编辑:Eight戒      关注:11487      2015-06-04 14:50:51
0

  当前,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抓紧调整各自的战略,日益重视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复苏和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战略规划,德国提出实施工业4.0,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都是希望在新一轮制造业的分工和竞争中抢得先机,发挥优势,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科技创新的产物,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其单位重量投入产出比远高于飞机、计算机、汽车和船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巨大,是大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为提升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大力推进与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企业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夯实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中航工业发动机“为世界发展贡献动力”的宏伟愿景。

  一、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

  美国始终专注航空发动机新技术的发展,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或综合性研究计划,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为各类航空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大量成熟技术,充分保障了美国空军在21世纪中期前保持空中霸权优势。

  正是长期坚持科技创新,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引领着世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要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技术研究工作,它不但为产品研制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还是产品创新的前提。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技术集合体,其整体水平受到单项技术的限制。针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我们要紧盯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统筹规划技术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着力解决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等共性问题,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手段,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推动科技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加速由跟随向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持续加强基础技术和预先研究,增强技术积累和储备;推动发动机配套企业贯彻统一的技术标准,提高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满足航空发动机的配套需求;加强前沿技术的集成验证,引领和支撑航空发动机技术和装备的跨越发展。

  借助全球资源,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科技创新:一是结合国内大学、科研机构、高技术企业的专业和技术优势,实施整体布局,利用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推动外部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拓展国际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

  二、创新方法手段,增强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

  对中航工业发动机来说,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为了研制出性能更先进、质量更稳定、成本更低廉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对流程、工具、规范等要素进行梳理、分析、补充和提升,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活动进行规范、优化,最终构建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成果共享、信息集成、涵盖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

  研发技术体系就是从技术本身和技术管理入手,建立系统、科学、统一的研发流程、方法和标准,指导和规范航空发动机研发行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着力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和“如何做正确的事”的问题。技术标准体系就是要统一航空发动机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实现“同一对象,同一标准”,满足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和自主发展的知识服务需求。

  三、强化科技管理,加速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有效转化和应用,对科技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缩短研发时间60%,节约研发经费40%。

  2000年以来,世界知名航空发动机企业加快了专利申请全球化步伐,并对其重要专利进行了全面战略布局。GE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22000余项,罗·罗公司达24000余项,普惠、斯奈克玛公司均接近20000项;专利布局重点突出,核心专利高度集中。这些公司利用庞大的专利数量及成熟的布局,有效保持技术优势,规避研制风险。据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英、法、德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达到了50%以上,众多的专利数量及较高的成果转化率,不仅加速了科技创新,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亟须加强科技管理,坚持“研究成果化、成果应用化、应用市场化”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思路,以创新为导向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引导创新方向、整合技术资源、创新技术交易机制、建立健全技术交易制度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建立起“创造为核心、保护有布局、运用有成效、管理更科学”的体系结构,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为新一轮科技创新提供肥沃土壤和良好自主环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