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中国制造2025》 加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结构调整

编辑:Eight戒      关注:12703      2015-08-12 19:38:07
0

  C 趋势展望

  “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成热点 协同创新与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互联网+”成为发展新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有望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互联网+”有望在多领域取得系统性的技术突破。通过推进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及相关专项工程,有望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加速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二是“互联网+”有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云计算为例,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养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制造业有望借力“互联网+”政策实现产业融合。《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通过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智能制造将成为新增长点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智能制造有望在下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是智能产品将保持较快发展。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保持高速发展,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占到手机整体出货量的70%,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有望在2015年下半年延续,尤其是4G终端的渗透空间有望继续提高。

  二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受到高度关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专业机构预测,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的行业前景乐观。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家电、通讯等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未来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三是智能化生产改造成为地方推进的重点。随着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启动和效果的逐渐显现,“机器换人”有可能在更多地区推广,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启动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通过适时智能化改造,有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产品质量。

  协同创新成为核心关键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活动更为活跃,创新发展仍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依托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创新载体正在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转变。美、英等国家正在重构制造业的创新体系,《中国制造2025》中也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创新中心将成为新兴产业开展协同创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是整合创新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有望整合过去碎片化的科研资金,进一步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突破一批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