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已成定局 如何排解就业压力?

编辑:Eight戒      关注:10714      2016-07-20 13:18:38
0

  目前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区的企业,运用机器人的几率比较大,同时发生“机器换人”的情况也比较多。相关专家认为,中国现在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底部,正在艰难的向上爬行,对于大学生来说,需要最多的白领岗位供不应求。

  我们国家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就业形式如何?未来又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每年新增1500万就业人口,压力何其大

  “我国每年有大约1500万人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去年未就业人员约有1000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则用“洪水猛兽”来形容:“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机器代替人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江苏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就很具代表性:通过技术研发,原来140余人的一条主要生产线,现在只需要40余人。“机器换人”的情况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每天都在发生。

  “发达国家有GDP增长却没有就业增长,就是这个原因。”陈宇说,“而且,我国正在全球产业链底端艰难上行,目前还不能提供足够的‘白领岗位’供大学生就业。”

  让就业难上加难的是结构性矛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人社部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状况的持续监测表明,市场供求的匹配度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年至2016年年均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已超过2:1。

  由于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较高的薪资水准和良好的劳动条件,生产运输操作工之类的普工和商业、服务业人员供求缺口也在加大,其求人倍率已跃升到1.2:1。

  “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企业因为人才匮乏而难以扩大规模和靠满街散发小广告招聘服务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此外,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也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效率和公平性。

  经济总量扩大、市场活力增强,确保就业稳定

  就业的确“压力山大”,然而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今年1至5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77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怎样做到的?

  莫荣说,近年来GDP增速虽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结构不断改善,GDP每增长1个点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了。

  他分析,2006年我国GDP增长10.7%,当年GDP增量为3万多亿元。而2015年我国GDP增长6.9%,当年的GDP增量则达到4万多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量仍然不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依然强劲。